Search

#每天為你摘一頁書

「沒有人有能力單方面改變其他人的思想或心意……一定要把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每天為你摘一頁書

「沒有人有能力單方面改變其他人的思想或心意……一定要把觀點強加在不可能說服的對象身上,珍貴的親密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受到傷害……人生無可避免的是,親密關係總會有侷限,彼此在政治或其他重要領域抱持根本不同的觀點,但我們可以跟此現實共存。」──《在家不要談政治》

2016年美國大選,川普的勝出粉碎了許多原本和諧的關係:該怎麼面對自己的伴侶、摯友、親人,竟然支持這個口出仇恨言論、極具爭議性的候選人?這段關係是否注定要瓦解?

更有甚者,在這個網路真假消息難辨、政治語言與立場極化、過往常識被顛覆的時代,我們該如何與身邊親友談論政治、而不破壞彼此的關係?

身為專業心理治療師的作者,將她執業40年遭遇的個案,以及自身與政治立場相左的丈夫結縭多年的經驗,整理成本書重點: #政治立場不同並非關係破滅的主因 ;透過不同立場之間的有效溝通,我們反而能檢視自身的不足,進而打造更堅實、寬容的關係。

作者分析了幾個隱藏在政治立場背後、真正的關係殺手,並提出改善的建議──

#不要想著要改變對方 。在親密關係裡,我們常將伴侶過度理想化,期望對方的一切都與自己契合,忽略了每個人都是來自不同背景的獨立個體。只要放下「改造」對方的執著,便能看見關係中真正重要的種種:良善的性格、相敬相愛、彼此付出。

#認清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 。作者運用心理分析的技巧,引導個案自我發掘引發關係危機的真正原因:其實只是想被父母認同的子女、只是想要平等對話的伴侶、只是想彌補童年缺憾的兄弟姐妹──政治立場不同其實只是表象,瞭解自己真正的渴望,才能有效地處理問題。

整體而言,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作者將重點聚焦在「關係的維繫」──這不代表犬儒地放棄道德底線。作者與她丈夫多年來儘管避談敏感話題,卻從未停止為各自相反的理念付出;不用為了一段關係、而否定心底理想的世界,也無需為了理想的世界、放棄這段關係。

儘管書中並未著墨太多,這或可做為當今時代,親密關係與社會參與如何平衡的指南。如同書名副標題暗示:極端的立場劃分,不只容易讓我們忽視彼此良善的部份,更瓜分了為自己心目中真正重要之事、奮鬥的時間與心神。

如同作者建議要適時避開社群網站、政論頻道,當外在世界難以改變,至少我們可以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──如果社會上的不特定多數所展現出的狂亂令你困惑,我們是否更該回頭正視與親近之人的關係?如果立場與你不同之人描繪的未來讓你不安,我們是否更該為了心底的理想世界、盡再多一分力?

📣推薦大家一個在推廣政治對話的臉書粉專:對話千層派・全民聊未來。對於該如何與家人朋友討論政治,需要建議的人,可以去看看喔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書蟲、暴民、動漫迷三位一體。 生產/兜售/吃食,文字與故事。 小說、隨筆、書/影評、時事追蹤、攝影作品集散地。 |IG|rc46 文案合作、邀稿,請私訊粉專,或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